

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“小小讲解员”志愿服务队成立于九十年代初,至今已历经近四十载,是馆内重点打造的青少年社教标杆项目。该项目凭借专业的社教模式与显著的育人成效,先后斩获重要荣誉:
★2021年,获评福州市“五个100”暖心志愿服务项目。
★2023年,志愿服务队获评福州市“五个最美”先进典型。

<svg viewBox="0 0 1 1" style="float:left;line-height:0;width:0;vertical-align:top;" role="img" aria-label="插图"></svg>她叫林熙庆,2019年和马江昭忠祠初遇;2020年,她正式加入福州马江海战志愿服务队,从此以志愿名义,开启了和这座历史建筑长达六年的守护缘分。
翻开日记本,映入眼前的是小学一年级的那个午后,阳光轻轻洒在昭忠祠的檐角,我站在人群中,听着比我大些的小讲解员讲中法马江海战的故事。那些带着硝烟味的字句,像一颗小小的种子,悄悄落在了我的心里。
也是从那一刻起,我悄悄盼着:“要是我也能成为他们,把船政水师英勇奋战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就好了。”后来鼓起勇气报了名、通过了面试,却没想到我儿时心血来潮的想法,竟开启了我长达六年的小讲解员时光。

刚开始站在观众面前时,我总忍不住紧张,手心攥得紧紧的,声音也微微发颤。可每当讲到振威舰在即将沉没的那一刻,升起了一面代表中国的黄龙旗,心里就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托住,慢慢有了力量。日子久了,我渐渐能从容地和游客聊天,也忽然懂了:原来历史不是讲解稿上冷冰冰的文字,而是带着温度、能让人感受到呼吸的真实故事。

令我意外的是,这些讲解经历就像一束光,悄悄照亮了我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。小学时,我慢慢敢站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,后来还当上了班长、副大队长,帮老师组织活动、和同学沟通问题时,再也不会慌慌张张;升入初中,我又凭着这份从容和耐心当选了班长,不管是小组讨论,还是管理班级,都比以前更有底气。现在回头看才发现,正是一次次讲解时的锻炼,让我学会了清晰表达、懂得了换位思考,这些能力像小石子投入湖面,在我的学习和生活里漾开了不小的涟漪。

这段志愿讲解的日子,最珍贵的还有让我真正摸清了家乡马尾的“分量”——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那些故事,原来都藏在昭忠祠的砖瓦里、马江的浪潮里。每一次开口讲解,都像在和过去的时光对话,在向那些勇敢的先辈问好,我也越来越为脚下这片土地感到自豪和骄傲。

六年里,我讲了几百场,也慢慢长大了。不仅学会了认真听别人说话、好好和人沟通,更明白了怎么把历史里的那些智慧,轻轻传递给更多人。现在看到新一批小讲解员眼里闪着的光,我总会想起当年的自己——原来那束关于历史的小火苗,早就从我们手中,一棒一棒地传下去了,从未熄灭。马江的潮水还在一天天涨落,昭忠祠的松柏也依旧青翠绿着。而我,还会继续用我不算洪亮、却很坚定的声音,让更多人记得这片土地上的英雄故事,也会带着这份从历史里收获的勇气和成长,继续在学习和生活里好好向前。能做这件事,是我的心愿,更是我的幸运。